慈善感恩:儒家奴性文化的延伸和恶化
【2007.08.28 09:51】 来源:博客中国
作者:安庆仁
欧美的慈善家,从来没有向被救助者索谢的习惯,因为他们不把自己的捐助行为看成是赐舍,而是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回馈社会,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。上个世纪 60后的富翁群,对于慈善事业的理解与他们的父辈有本质上的区别,这与两代人对财富的不同认识有关。他们的父辈认为,所有的财富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,所以那些钱毫无疑问属于自己,布施给别人,别人应深怀感恩之心受宠若惊才对。
60后的富翁群则非常理性,他们不囿于财富现象的表象,不把财富的聚累归于单纯的个人能力,而是把个人财富和社会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。这种观点认为,财富是由全社会共同创造的,里面凝结着广大劳工阶层的智慧和血汗,企业主在其中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。所以在美国社会,富人捐款更多的是使用“义捐”一词,也就是义务捐献。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慈舍行为,而是视同“分享”。资本主义有一个不成文的合同,即富有的人需将财富不同程度地分享给穷人。
或者日本资本家对财富的理解更为准确,在每一次企业组织的年会上,董事长都要携董事层全体人员向员工们致谢,在递上红包的同时,深深地鞠上一躬:谢谢你为公司所作的贡献,拜托了。这个理解在中国人看了很虚伪,但里边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,它至少说明,日本资本家们明白:没有工人,就没有自己。他送给工人的那一点报酬,远远达不到工人给他的贡献,说白了,就是资本家占了工人的大便宜。正是因此,一些世界级的巨富,功成名就后,倾囊奉献。像巴菲特裸捐,和比尔盖兹的亦步亦趋,等等。
最近一段时间,日本一些家庭经常莫名其妙的收到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,无名无姓。不论这些钱是什么来路,从中都能发现日本富人阶层对财富的全新理解,他们或把财富看成了一种自然的循环现象,从来处来,到来处去。过犹不忘,中国也发生了这样的事,在股市里,一个义庄在期权暴跌的最后几天,拿出大笔钱来给散户平仓。有人说这是炒作,即便是炒作,为什么那么多血腥的庄稼不炒作,偏只有他一个人炒作。假如这样的炒作能多一些,岂非股市之幸、股民之幸、国家之幸吗。尤其值得敬佩的,这个庄稼没有留下名和姓。只是非常遗憾,这样的行为在中国是个别中的个别。
襄樊慈善风波之所以发生,正是因为中国富人阶层对财富的理解整体上存在误区,他们跟60年代前的欧美富人一样,把财富单纯的看成个人行为,怀着傲慢与偏见,居高临下的恩赐,这与嗟来之食一脉相承,绝非对穷人真心实意的体贴。他们想不到“义捐”、“分享”这些词汇,他们的意识中,只存在“布施”、“施舍”、“赐予”这些概念,并用这些概念鄙视底层社会。夹杂着这些不良动机的捐助,其实比不捐还要恶劣。
也正是因此,才会发生收回捐助这样的世界性的丑闻。在文明的西方社会,很难想象这样的行为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,穷人会上街游行,富人会跟他断绝生意往来,社会将抵制他,而报刊电视则会强迫他出来道歉。因为他这种行为,将直接导致社会出现对财富的视觉偏差,和对慈善行为的整体误读,从而把慈善事业看成是富人对穷人的“布施”、“施舍”、“赐予”,而不认为这是全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分享财富。
如果说美国人接受捐助时也会感恩,那他们感谢的决不是捐助者本人,而是感谢上帝。这种感恩意识本质上来自于对上帝的赞美和敬畏,在西方人的观念里,众生皆为上帝的子民,生而平等,不会因为你给了我钱财,我就要给你屈膝、弯腰,他们认为,那是上帝借富人之手对子民的关怀,施舍者当然也如是认为。而中国的儒家文化,恰恰排斥这种观念,儒家文化认为:受人滴水之恩,必当涌泉相报。这实际上是被援助者对自己的矮化和奴化,他把自己摆在了朝供者的位置,把援助者摆在了神龛上。
儒家文化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,它既不是理性的,也不是非理性的,而是奴性的。它把社会分成三六九等,用它的礼制严格约束社会大众,除了高高在上的一个皇帝,其他人全都是奴隶,皇帝放个屁,下边也要双手捧着,因为那是龙屁,凡夫俗子们即便能嗅到龙屁,那也是莫大的荣幸。所以,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,就愿意这样戏弄大臣,然而看大臣怎么回答,答对了有赏,答错了就罚,倘或错的严重,大臣们命也没了。或许只有唐太宗一人,算有一点正确地认识,懂得水可载舟、亦可覆舟的道理,知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万民之天下。江山社稷是文武百官帮他拿来的,这大概也是唐太宗不愿意杀大臣的一个原因吧。
观襄樊慈善风波,就正是儒家奴性文化的延伸和恶化。他们从劳工阶层身上沾了那么多便宜,不思感恩,也不认为财富乃上苍所赐,而是认为财富完全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。所以他们只给了那么一点点,就强行索谢,得不到感谢,就收回捐助。试想一下,假如没有邓小平,能有他们今天的富贵吗?假如不是老百姓响应邓小平的号召,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甘愿自我牺牲,低工资、低福利、下岗、失业,他们能有今天的富贵吗?假如没有“三个代表”,他们能迅速聚敛那么多财富吗?显然不能。无论如何,中国真的该换一种文化了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